发布时间:2022-12-01 14:20:49
所谓钓边,是指在岸边钓近水或浅水。凡有一定垂钓实践经验的人们都知道,钓边由于钓距近,不但具有投竿便捷准确,观漂清晰省力,易于准确地把握提竿时机等特点,而且由于岸边是鲫鱼、鲤鱼等鱼类最集中的地方,因而往往上鱼机会多,钓获明显高于其他水域。
因此,在钓鱼界一直流传着“春钓浅滩”,“秋钓阴边”,“一日三迁,早晚钓边”的钓鱼谚语。那么,为什么钓边上鱼率高,其道理何在呢?笔者想结合自己十几年的钓鱼经验谈一点粗浅体会。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水是鱼生存的基本条件,无水则无鱼。适宜的水温是鱼生存的重要因素,水温的变化对鱼的活动和摄食有着直接的影响。鱼的体温与水温、气温三温平衡合一的时候,也就是鱼生存最适宜,摄食最活跃的时候。
就拿我们日常常钓的鲫、鲤、鲢、鳙、草等鱼来说吧,在水温15?25℃时食欲最旺盛,游动最活跃。水温低于15℃,高于25℃时,活动量则小,摄食欲望减弱。如果水温降到10℃以下,除鲫鱼和鲤鱼外,其他基本都不摄食。水温与气温虫草鹿骨丸石家庄在哪儿有卖的密切相关,水温的变化受气温变化制约,气温高水温也会升高,气温低水温也会降低。
不过水温的变化要比气温的变化缓慢,而且水越深,温度变化越慢。不仅不同水域,不同水质的水温会有差异,就是同一水域由于水的深浅不同,水温也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是因为,水的导热性能差,日光照射的热能大部分被一米以内的水层吸收,只有很少一部分才能被传到深水之中。
水温是客观的。鱼作为变温动物,自身是不能改变水温,给自己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的,只能依靠自身的游动来寻找适合生存温度的水域,调节自己的生理机能。而近岸水温变化的特点恰恰适应了鱼类生存、摄食、繁殖的需要:一是水温变化快;二是昼夜温差小。
因为近岸水与陆地相连,水位自然要相对浅得多,在同样的气温变化下,水温要比其他水域变化快得多。同时岸边草木丛生,河岸曲折,有高有低;水下地形复杂,有沟有坎,水草、石头、腐殖质等,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阳光直射,减低了风速,因此近岸水温较为平和,昼夜温差幅度较小。正因为如此,春季来临之际,气候变暖,下有地气上升,上有阳光照射,近岸的水温迅速上升,形成一个温水区。
各种水中虫卵、微生物、鱼类纷纷从深水区游向浅水区,到岸边或觅食或产卵或戏水。夏季天气炎热,水温升高,一早一晚鱼要有两次摄食高峰,到岸边浅水区觅食。初秋水温较为中和是鱼生活最适宜的水温。深秋由于气温下降,水深处太阳照不透,鱼又再次游向水温相对较高的岸边浅水区。可见一年中春、夏、秋三个季节及早晚鱼都要到岸边活动,而且活动时间长,摄食欲望强烈,这就为垂钓者提供了更多的垂钓时间,更多的中鱼机会。?
钓边,不但是由近岸水温变化的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由近岸的环境特点决定的:一是水陆相连,是水与陆地的结合处;二是草木丛生,地面潮湿杂草丛生,树木依岸而立;三是水草繁茂,水中腐殖质较多。正是这样的环境特点,吸引了大量的鱼类向近岸集中,为鱼的规律性觅食,季节性洄肾虚的人可以吃虫草鹿骨丸吗游以及区域性群居,创造了客观条件。
饵料是吸引鱼的重要因素,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近岸的环境特点为鱼的生存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天然饵料,吸引鱼向岸边近水处集中。
首先,水陆相连,由于刮风下雨及其他原因发生的水位变化,使陆地的水流经常会流入河流和水库;同时由于水位的变化也会经常浸入低岸浅滩,岸边的土壤在水浸泡或冲刷之下就会变得又松又软,掩埋在水中的蚯蚓、微生物及各种虫卵,就会露出地面或冲入水中,深水处的鱼就会向岸边靠拢,抢食天然佳饵,因此有“深水鱼稀,浅水鱼密,浑水钓边”的谚语。同时沿岸地貌有高有低,有弯有曲,河水有深有浅,水流有急有缓,则正是鱼洄游的最佳路径。
其次,草木丛生,经常会有草叶、树叶、草籽、树籽、昆虫以及鸟的粪便落入水中,与地相连的各种庄稼和粮谷的颗粒也会随风顺水流进水中,这些“美味佳肴”也吸引着鱼到近岸争相抢食。
再次,水草繁茂。水草本身就是鱼食用的天然饵料,因水草而生的各种浮游生物、腐殖质等,更是鱼离不开吃不完、百吃不厌的荤素大餐。这些天然饵料,不但品种繁杂,具有多种鱼类就食的多样性,而且因其自然天成,鱼类久食其饵,还会养成地域分明的习惯性和季节性。
这正是到什么地方吃什么食,到什么时候吃什么食,春季浅滩鱼儿产卵食欲旺盛,秋季岸边索饵饥不择食等诸多规律性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水是鱼的生命,水中的溶氧量是鱼类生存的根本条件。它们需要摄取水中的氧气来维持必须的有机物的合成以及身体的正常运转。
鱼在水中的呼吸,从嘴吸入,由鳃排出,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通过鳃的吸收来满足鱼的生理需要。如果水中氧气不足,鱼就会游到含氧适量的水域和水层,来满足对氧气的需要。这就告诉我们,鱼在水中生存、活动、觅食、繁殖,水中必须具有一定的溶氧含量,否则它们就无法生存。那么,水中的氧气是哪里来的呢?
水氧主要是来自江河、湖泊、池塘和水库虫草鹿骨丸能吃吗中的浮游生物和水草,通过光合作用在水中产生一定的氧气。而这些浮游生物,水草又大量的生长在温度适当、水流平缓、蜿蜒曲折的岸边近水处。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氧气,并且随着照射温度的增加,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在增加,产生的氧也就越多。这些含氧充足的水域就会像磁石吸铁一样,把那些贫氧水域的鱼吸引到这里来。
得到充足氧气的鱼在水里异常活跃,它们在草中游动,在草中觅食,在草中追逐、产卵,鱼卵粘附在水草之上,又成为鱼类繁殖的天然产床。同时,岸边的树木和草丛在光合作用之下也会产生氧气,并且部分溶入水中。因此,可以说近岸是水溶解氧气的天然加工厂。
和水温一样,水中的溶氧量在不同水层,不同水体,不同水域也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说,浅水的溶氧量要高于深水,有水草处要高于无水草处,上层水要高于下层水,有阴凉的地方要高于无遮避的水面,活水要高于不流动的死水,而这些地方又往往都在岸边近水处。
同时,水中的溶氧量,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天气凉爽就会增高虫草鹿骨丸不可以和什么一起吃,天气闷热就会下降;刮风下雨就会增高,风平浪静就会下降;白天就会增高,夜晚就会下降。正是这种不断的变化像导航灯一样引导着水中的鱼,经常在水中游动。这些水溶氧高的水域对于追氧追食的鱼来说,是它们活动、摄食和繁殖离不开的家园。
这就是鱼为什么好往水草里钻,为什么尽往浅滩里游,为什么总是围着岸边转的根本原因。综上所述,钓边,不仅是因为近岸具备了鱼生存的基本条件,还因为具备了许多其他水域不能替代的特殊条件。
这里水温适宜,食物丰富,水流平缓,草木遮光挡风,热时能乘凉,冷时可取暖,危险时还可以躲避敌害,迅速逃生,可以说是鱼生活、生长、栖息、繁殖的理想家园和天然港湾。
因此,近钓是科学的选择,是规律的必然。在此垂竿施钓,等于在鱼道上撒网,在鱼窝里抓鱼。真可谓时间多多,中鱼多多,事半功倍,收获必丰。